劍橋大學:研究人員稱,中老年睡眠時間為 7 小時
劍橋大學和復旦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七小時是中年及以上人群的理想睡眠時間,睡眠過少或過多與較差的認知能力和心理健康有關。
“睡個好覺在人生的各個階段都很重要,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
芭芭拉·薩哈金
睡眠在促進認知功能和保持良好心理健康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它還通過清除廢物幫助保持大腦健康。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經常會看到睡眠模式的改變,包括難以入睡和保持睡眠,以及睡眠的數量和質量下降。人們認為,這些睡眠障礙可能會導致老年人認知能力下降和精神障礙。
在今天發表在《自然衰老》雜志上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和中國的科學家研究了來自英國生物銀行的近50萬名38-73歲成年人的數據。參與者被問及他們的睡眠模式、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并參加了一系列認知測試。近40000名研究參與者的大腦成像和基因數據可用。
通過分析這些數據,研究小組發現睡眠時間不足和過長都與認知能力受損有關,比如處理速度、視覺注意力、記憶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每晚七小時的睡眠時間是認知能力和良好心理健康的睡眠時間,如果人們報告睡眠時間更長或更短,他們會出現更多焦慮和抑郁癥狀,總體幸福感也會更差。
研究人員說,睡眠不足和認知能力下降之間的聯系可能是由于慢波睡眠的中斷。研究表明,這種睡眠的中斷與記憶鞏固以及淀粉樣蛋白的積累有著密切的聯系。淀粉樣蛋白是一種關鍵蛋白質,當它錯誤折疊時,會導致大腦中的“纏結”,這是某些癡呆癥的特征。此外,睡眠不足可能會妨礙大腦清除毒素的能力。
研究小組還發現,睡眠量與涉及認知加工和記憶的大腦區域結構的差異之間存在聯系,睡眠時間大于或小于7小時也會產生更大的變化。
每晚連續七小時的睡眠,持續時間沒有太大波動,對認知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此前的研究還表明,睡眠模式中斷與炎癥增加有關,表明老年人易患與年齡相關的疾病。
中國復旦大學馮劍鋒教授說:“雖然我們不能確切地說睡眠過少或過多會導致認知問題,但我們在較長時間內對個體的分析似乎支持這一觀點。但老年人睡眠較差的原因似乎很復雜,受我們的基因構成和大腦結構的影響。”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結果表明,睡眠時間不足或過長可能是導致老年人認知能力下降的一個風險因素。這一點得到了之前的研究的支持,這些研究報告了睡眠時間與阿爾茨海默氏癥和癡呆癥發病風險之間的聯系,在阿爾茨海默氏癥和癡呆癥中,認知能力下降是一個標志性癥狀。
該研究的作者之一、劍橋大學精神病學系的芭芭拉·薩哈基安教授,他說:“在人生的各個階段,良好的睡眠都很重要,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點尤為重要。找到改善老年人睡眠的方法,對于幫助他們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和福祉,避免認知能力下降,尤其是對于精神障礙和癡呆癥患者來說,可能至關重要?!?/p>
該研究得到了重點研發項目、上海市科技重大項目、上海腦科學與腦激勵技術中心、111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和上海新星計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