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那些內心苦悶的孩子們
近幾天接連登上微博熱搜和各大新聞頭條的大學生自殺事件,不僅僅刺痛著逝者家屬,同樣讓我這個教育從業者感到悲痛。面對這樣的事件,我們不禁要思考,是什么樣的壓力,什么樣的原因讓這些曾經的天之驕子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讓他們毅然決然的與自己的親人以這樣的方式告別。 大連理工碩士研究生延期畢業自殺的同學,我們可以想象這個學生曾經的,是經過多少努力才可以獲得這樣一個211,,985名校的錄取。換位思考一下,我們可以想象到這個孩子3年前拿到錄取時的欣喜,我們也可以想象到他的家人是如何的以此為傲。我相信這個孩子在拿到錄取時一定對著自己的未來有著美好的憧憬,不論是學術,科研,還是就業。他肯定堅信著三年的付出會讓他的人生有著更加美好的未來。但是字里行間,我們似乎看到了他的無奈,碩士畢業之后還是要面臨著公務員考試。我不了解是什么樣的壓力讓這個沒有了繼續做科研的勇氣,是導師的冷漠,實驗器材的陳舊,實驗結果的不盡如人意還是其它什么。我也曾經像他一樣讀了碩士,同樣在碩士畢業的時候面臨著就業還是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考試的壓力,在想到這些的時候,我好像可以理解他的心情。碩士都畢業了,但是出路貌似和本科畢業并沒有太大的變化,除了碩士階段知識的積累,也有一些不甘,因為自己的同班同學再本科畢業時候已經考到了公務員,事業單位,而我卻在三年后重新進入這個輪回。試想這三年我的同學可能已經到了副科級,而我只能重新開始。估計他也有這樣的苦惱吧。 江蘇大學的另外一個同學在10.12日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從新聞媒體的新報道,幾乎排除了他殺的可能。也是從媒體的報道,我們了解到孩子當年的高考是如此的努力,以高出一本線70分的成績被江蘇大學錄取。不論是后來的曠課,還是難以融入學校生活,這個時候其實我們要思考我們的學校做了什么,是不是對學生進行了相應的心理輔導,是否讓學生搬離宿舍是的解決途徑。作為成年人,異地求學,家長為了孩子放棄工作進行陪讀,這是多么的偉大,但是作為父母又是多么的無奈。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沒有必要評價學校的冷漠,也沒有必要評價逝者的脆弱,我們能做的只是要思考如何避免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如何讓我們的孩子更加的自信陽光熱愛生活和生命。 面對這樣的事件,我不禁想到在我從事留學行業近10年來碰到的一些學生,如果還有機會重來,這些鮮活的生命是否可以有勇氣活下去,甚至活的更好。當然我下面的案例不是說出國的孩子就會更好,或者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出國。只是就事論事看一個曾經不那么自信,幾乎要放棄自己的孩子,如何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故事還要回到2012年的冬季,當時我還在北京從事美國留學顧問工作,在臨近下班的時候我接待了一位母親,從簡短的溝通過后,我對學生有了大致的了解。該生北京四中高中,高考失利只錄取到了華中科技大學機械工程本科。在我們看來華中科技大學已經非常的理想,但是孩子母親說道孩子的班級幾乎有80%的學生錄取到了清華北大,這樣的結果導致了孩子的次挫敗。在大二開學時華中科技大學有一個和德國的交換項目,但是孩子也落選了。這是對孩子的第二次打擊。在經歷過兩次打擊之后這個學生在內心上收到了非常嚴重的挫敗感,也是從那個時候,孩子會缺勤,打游戲,看小說。這樣的惡心循環導致了該生終休學,期末考試掛科,但是遠在北京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對孩子也缺少了足夠的溝通。在孩子沒有按時畢業的時候才發現了事情的嚴重性。當孩子的媽媽去湖北找學生的時候才了解到孩子白天幾乎都在睡覺,晚上看小說,寫小說,而且孩子早已搬離學校宿舍,在外租房生活。在孩子母親的耐心勸說下,孩子選擇重新回到學校,雖然延期畢業,但是終也拿到了學位,但是學生的GPA只有1.8。孩子畢業之后回到北京,也沒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依舊過著和大學時期一樣的生活,白天睡覺,晚上看書,從來不和其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在孩子媽媽和我講到這些的時候,這位白發的母親不時落淚,她表達了自己對孩子的愧疚和自責,對孩子大學生活的不了解,才終導致了孩子這樣的狀況。 當時我們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孩子制定了去美國讀碩士的留學方案,但是因為當時學生GPA非常的低,對機械工程一點興趣都沒有,而且TOEFL也沒有學習。所以當時給孩子申請了紐約地區的艾德菲大學MBA作為申請目標,終我們非常順利的拿到了這個學校的錄取。但是前提是學生需要去美國先進行語言學習。在接下來的將近半年時間,我和學生保持著幾乎每周3-4次的電話溝通與會面,對這個學生進行著不斷的激勵。終該生在2014年春季順利的通過簽證赴美留學。在短短的4個月,該生從TOEFL 0基礎考到了TOEFL93,并且順利入讀正課。并且在2015年年底碩士畢業,2016年H1B抽簽中簽,預計2021年拿綠卡。 以上這個案例雖然是個案,但是對于我從事留學行業來說,我覺得對我是一種變相的激勵,這個案例讓我深刻的體會到這個行業的神圣,讓我深刻體會到制定合理的留學規劃對一個孩子一生的改變。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任何一個孩子,都是有一萬種可能的,如果一條路走不通,或者走的非常痛苦的時候,我們的家長,我們的同學是否可以嘗試一下換另外一條路?我們是否還有另外的一種可能? 想了解更多請咨詢侯老師~